【科普】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发布日期:2023-06-29 发布人:润达生物

对虾养殖中,常见的弧菌有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及鳗弧菌。弧菌属细菌能引起对虾弧菌病,目前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对虾养殖中,常见的弧菌有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及鳗弧菌。弧菌属细菌能引起对虾弧菌病,目前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在养殖中,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环境条件恶化、对虾抵抗力降低时,弧菌就会乘虚而入。


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目前大量的科研数据以及市场一线数据均表明,对虾偷死、肠炎、生长缓慢、白便与弧菌存在极大的关系。弧菌对对虾的感染,表现的症状主要有黑鳃、褐斑、红腿红尾、黄鳃、甲壳溃疡、肌肉白浊等,且常伴有细菌性败血症。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不仅能引起严重的海水动物弧菌病,而且会造成人类的感染,甚至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类中。在夏秋季急性腹泻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已超过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成为第一位病原菌,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海产品污染食品,受污染的食品在适当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就会致使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用者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具有使用方便、广谱抑菌、见效快等优点,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严重的细菌耐药性。这导致在使用抗生素防治副溶血性弧菌所造成的疾病时,效果会越来越差。
许东勤等对部分国内外报道的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的特性进行综述,发现这些噬菌体都是有尾的二十面体结构,但是大小不同。噬箘体基因组在2~77kb;噬箘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30~60 ℃能保持热稳定性,pH=4~10具有较高的活性;最佳感染复数随着噬菌体的裂解产生较大差别。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生长条件的特殊性为噬菌体高效率的裂解宿主菌提供了良好的物理条件。


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图片来源:孙一享,常洪军,杨行鑫,吴明伟,黎洁.水产动物副溶血弧菌病及其噬菌体防治研究进展[J/OL].微生物学通报:1-17[2023-04-29].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221017.
同时,噬菌体具有宿主专一性强的特点,不会破坏微生态环境。噬菌体侵染宿主菌后,裂解时会释放出新的噬菌体,只要少量的噬菌体就能起到防治效果。
基于以上原理,瑞科盟(青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分离并获得了一株裂解性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RDP-VP-19003,并将其应用到对虾副溶血性弧菌病的治疗中。基于此研发的噬菌体制剂——噬菌乐,8小时内有明显的裂解效果,具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应用前景良好。


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如何有效治疗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